近年来,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产业,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领域的需求量迅速增长。考虑到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问题,电池回收市场应运而生。

在当前回收市场中,回收技术路线分为物理、火法、湿法三种。从综合回收工艺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效益来看,国内企业大多采用成熟的湿法回收技术,这一技术占据了超过90%的市场份额。相比之下,采用物理修复技术的企业只占据了较小的市场份额。

物理修复技术指的是,在电池内部材料出现老化、电池容量有所衰退时,针对结构未发生变化的失效的正极材料可通过补充锂元素的方式,使其恢复原来的电化学性能。现阶段,物理修复技术的市场化发展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。

首先是技术上的难题。当前的物理修复技术仍然比较粗糙,因此难以生产出高品质的电池材料。因此,修复法所生产出的产品,多数应用于储能与小动力领域。同时,目前工艺主要针对的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,而三元正极材料中所含元素更为复杂,当前的工艺难以达到这一效果。

其次是原材料的制约。由于当前退役电池的高潮仍未到来,市场中流通的退役电池量并不多,再加上物理修复技术对原材料有着较高的品质要求,以至于真正可供修复用的电池材料少之又少。在与市场中多家修复企业交流中得知,大多企业难以从电池厂手中获取一手货源,常常要从贸易商手中收取货物,以至于企业仍承受着较高的原料成本压力。同时,所收取的原材料,由于不同类型电池正极材料内部元素占比不同,这使得企业面临难以分选、难以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问题。

最后在市场认可度方面。由于当前物理回收技术的制约,在决定回收材料品质的两个关键指标——克容量和压实密度上,难以达到市场要求。目前虽然在技术方面已有较大提升,但是应用终端对修复材料的认可度仍需提高,担心修复料的使用会影响电池性能。

但是,相较于湿法回收工艺,物理修复技术的工艺流程更为简洁,生产时间更短。虽然因为各企业工艺流程不同,加工成本也各有不同,但是其成本总体来看仍然远远低于湿法回收工艺,这也意味着修复技术蕴含着更大的经济效益。此外,物理修复技术还能减少回收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,是一种可持续且环境友好的技术。不仅如此,随着未来物理修复技术的发展,修复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不仅仅限于储能和小型动力领域,将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。总而言之,未来物理修复技术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,将在再生回收市场占据一席之地。